美团的数据揭示了2024年一个有趣的趋势:洗浴中心自助餐的搜索量猛增了297%,一款380元包含任吃大闸蟹的洗浴套餐一年卖出了25万份,“澡堂咖啡”相关话题的在线播放量更是突破了1亿次。
想象一下,原本泡澡、汗蒸、搓背的地方,如今摇身一变成了“海鲜自助餐+咖啡社交”的综合体。传统餐厅精心营造的用餐仪式感,似乎正被穿着浴袍和拖鞋、在洗浴中心大快朵颐三文鱼的年轻人“打败”。为什么他们宁愿花400元在这里享用美食,也不愿去高端餐厅正襟危坐呢?
01 洗浴中心的新吃法:自助餐与澡堂咖啡
如今,年轻人去洗浴中心,早已不只是为了清洁。他们把这里当成一个能“吃喝玩乐”一整天的沉浸式休闲场所,甚至带火了“澡堂咖啡”这样的新花样。
洗浴自助餐火出圈: 小红书上,“洗浴中心自助餐”相关的种草笔记高达7万多篇。为了打卡某家洗浴中心的自助餐,年轻人排长队也在所不惜,目标就是体验那里的美食。穿着浴袍悠闲就餐的场景,成为不少人追求“松弛感”的标志。美团发布的《2025洗浴指南》也印证了这一点,“纵享美食”成了评选优质洗浴中心的重要标签。数据显示,今年1月以来,带自助餐的洗浴中心搜索量激增了297%。
澡堂咖啡正流行: 除了自助餐,“在澡堂子里惬意喝杯咖啡”也成了新宠。小红书上有近万篇相关探店笔记,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达千万次。
这些特色咖啡馆巧妙融合澡堂元素:场景还原: 有的店配备真实淋浴设施、浴帘、镜子;有的保留澡堂格局,设置下沉式“浴池”座位,墙上贴着“刮痧”、“搓澡”等标识。
创意产品: 气泡水叫“洗澡水”,芝士奶盖拿铁叫“打盐”,蛋糕做成香皂造型。
细节到位: 招牌设计、取号牌(老式洗浴手环)、店员穿着(浴袍、搓澡头巾)都充满澡堂特色。
沈阳的“提前退休咖啡店”精准复刻80年代澡堂氛围;北京的华清咖啡和fatface咖啡也主打这种“澡堂风”。
这股风潮甚至吸引了餐饮品牌进驻,比如海底捞就曾在呼和浩特的一家汤泉里开设了具有“居酒屋”风格的店面。
02 年轻人为什么爱上“澡堂餐饮”?
为什么年轻人偏爱洗浴自助和澡堂咖啡,甚至愿意多花点钱呢?原因很实在:
要“松弛感”,不要“仪式感”: 工作和生活压力下,年轻人拒绝只为“吃饭”而吃饭,更渴望在轻松、非传统的环境里放松。2024年,“松弛感”话题互动超10亿次。于是,在洗浴中心穿着浴袍吃自助、在汗蒸房外吃水果、甚至边看电影边涮火锅,都成了受欢迎的选择。像北京九号温泉的18小时套餐,让人穿着浴袍自由穿梭于餐厅、电竞房和休息区,形成“吃-玩-睡-再吃”的循环,完美契合了这种松弛需求。
“轻奢”标签与实惠感受: 洗浴中心给自助餐贴上了“轻奢体验”的标签(比如上海水裹・汤泉强调“西瓜芯专供”、搭配依云水/巴黎水),同时让年轻人感觉“值回票价”。虽然单次消费可能比普通自助餐贵,但包含的服务和时间更长。例如北京九号温泉380元的18小时套餐,折算下来每小时花费很低。评论区常见“炫了8只大闸蟹”、“车厘子吃到扶墙”,正是这种“吃够本就赚到”心理的体现。
专业与丰富体验: 为了吸引年轻人用餐,这些洗浴中心在餐饮上也相当用心:
食材讲究: 提供高价值感的海鲜、肉类、时令水果,标明产地。
环境宽敞: 空间大,食物分区细致(水果区、海鲜区等)。
服务多元: 除了吃,还能享受影院、按摩、温泉、汗蒸、桌游电竞等多样化服务,一站式满足休闲需求。
03 澡堂里兴起的新玩法
这股潮流推动了洗浴中心自身的升级和澡堂主题咖啡馆的兴起:
洗浴中心:不止于洗澡: 现代洗浴中心早已超越了传统澡堂。它们通过“泡汤+餐饮+娱乐+社交”的组合,把客人留得更久(如18小时套餐)。这不仅提升了客单价,也让食材等成本摊得更薄。同时,它们将自助餐打造成一种“轻奢体验”(如强调高端水果、饮品),既满足了年轻人的小炫耀心理,也让他们觉得物有所值。这种模式还能带动其他消费(如按摩、SPA),形成良性循环。
澡堂咖啡馆:新奇与怀旧: 澡堂咖啡馆靠“反差萌”和怀旧情怀吸引眼球:
制造话题: 北京清华池咖啡复刻老澡堂,用澡堂黑话命名饮品,配上香皂蛋糕,将市井文化与咖啡结合,视觉冲击力强。
易于传播: 上海BATHECOFFEE的“肥皂蛋糕”随季节换口味,保持新鲜感;特调咖啡“梅梅细雨”融入上海本地元素(梅雨季),好看又有故事,方便拍照分享。
增强体验: BATHECOFFEE用“澡票”做产品说明卡,增加仪式感;清华池设置特色打卡点,鼓励顾客拍照分享,让消费者主动传播。